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新秀

“守真志满”王一钦书画印展
时间:2016-01-25 16:01:47  来源:  作者:  

  展览时间:2016-01-01 - 2016-02-01

  展览城市:山西 - 太原

  展览地点:太原和平美术馆

  主办单位:姚奠中书艺研究会 和平美术馆

  协办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系 扶摇书法工作室

  参展人员:王一钦

  展览介绍

  王一钦,字率滨,山西太原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现为太原师范学院书法系教师,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展第四届中国青少年书画展青年组三等奖;第七、第八、第九届山西省临摹展;山西省首届群众书法展;全国第二届篆书作品展;山西省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展览。研究生期间,参与导师杨吉平先生生组织编辑的《书法鉴赏》(高校版)的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负责对汉代书法与隶书鉴赏以及篆刻鉴赏部分的收集与整理,并在《书法导报》,《艺品》等专业刊物发表文章,2013年6月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

  文质求新,书艺相成——写在王一钦书法个展前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历代书论中注重“文”与“质”的结合已多有体现,此语源于孔子《论语·雍也》。文,文采、文情。质,质朴、朴实。旨在表达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技法的展现,更多的是作品内在情感的抒发。智巧兼优,心手双畅,文质求新,书艺相成,方能展现出书法的真正内涵。东坡先生在其《书吴道子画后》中有云:“(书法)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学习书法,须于静中求动,动中寓静,通人心,达性灵,方能气象万千。,王一钦便是一位寓传统法度中求创新的青年书家。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回想八年前的太师院,我与一钦兄便是在这个时候相识。身为太原本地人,一钦兄如同其书风所表现出的一样,大方热情,朴实可亲,因其名中有一“钦”字,所以我们也就美其名曰“亲兄弟”。他常带领我们熟知古并州的文化胜地,晋祠、天龙山、傅山碑林、文源巷、晋宝斋、南宫等,这些都成为我们以后在太原考察求学的常地。

  一钦兄自幼习书,博闻强识。尤好读古文,尝自作诗词,在当今书坛注重文人书法,百花齐放的背景下,他一直坚持书艺创作,并对古汉语、古文字、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也多有涉猎。其书法从唐楷入手,五体皆工,善古碑,以篆书、隶书、楷书见长,用笔灵活,植根古法,在今书坛群艳争芳之态下,其书势,然也。他的篆书,初习大篆,后过渡至清小篆,笔势苍拙,风神潇洒;隶书多取法《礼器碑》、《张迁碑》、《乙瑛碑》等,用笔老辣而不失稚趣;楷书取法颜体,后又追魏晋小楷,常以钟繇、王羲之笔意行之,取法传统,点画浑厚,章法自然大气。相较于学生时期的书作,一钦兄不再囿于对传统地敬畏,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之上自我情感的渗入,这也体会了孙虔礼“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的书法真谛。

  翻开一钦兄近期出版的书册,欣喜地发现其书迹又有新的探索与变化,古拙不失自然,苍劲中又参入意趣,观其作品,憨态可掬,自然可爱,狂不失态,其功力把握,火候分寸之间已见了得,真是“文质求新,书艺相成”。所以,近年来他能在学书道路上颇有精进,便也就水到渠成,不足为奇了。

  一钦兄书法日臻精进,秉承求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是他为人为艺的不断积淀,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艺无止境,拜问经典”,这是一钦兄的学书感悟,可见他对书法学习是十分严苛的。今其个展在即,特嘱我作序,实在诚惶诚恐,故以此记述,并作小诗一首,特为喜贺。

  温恭敦敏太原王,问艺求德追晋唐。

  素墨菁华十余载,随性豁达为俊郎。

  顺祺秋安!

  乙未八月廿九日高森拙笔记于京华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