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新秀

书法怎么了
时间:2016-01-26 14:30:33  来源:  作者:  

  没想到在2015年就要成为过去时时,书法成了众人关注的一个热点,也着实让爱热闹的人们娱乐了一把。一个书法家协会的换届大会,五年一次,很平常的一件事,和其他的社会团体、协会没有什么两样,却成为公共事件,惹得圈里圈外,这么多人说来道去。

  有这么多人关注书法,说明书法离百姓的生活的确不远,应该说是件好事。

  按理说书法家协会换届这种事,只有少数人关心才对,现而今却演化成了似乎人人关心、人人都有资格评说,好像书法这个古老的艺术还很年轻,年轻到人人都没有距离感。这么热热闹闹,当然还是要归功于自媒体的盛行。不知道当年书法申遗的主张者和拥趸,可想到今天这个爆表的关注度。

  书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的30多年来,似乎有点文化的人对书法都变得不陌生,都可以凭借朴素的认识说上几句,书法也早已不是象牙塔里那个只有文人士大夫喜欢的阳春白雪。书法真的传承了、普及了?

  虽然我以前对书法申遗还有那么点儿看法,总以为书法从事者这么多,据说全国有一百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书法的相关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一应俱全,各类官办、民办的培训机构,各种组织举办的比赛、展览、活动不说多如牛毛,也差不到哪儿去,怎么还会有失传的危险,还需要特别的保护和传承?直到今天,我才觉得书法申遗这事真的是英明,申得好,申得及时。那些见到墨迹、见到毛笔写的字就说是书法的人,我想弱弱地问一句:你真的懂得书法是什么、什么是书法吗?

  我曾经给一群学习书法的人讲授简单的书法史,还有书法风格的演变,他们个个惊诧莫名,直言:听不懂。听不懂!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习书法的,如果只是为了把方块汉字写得间架结构端正漂亮,大可不必如此的劳心费力,大费周章地研墨临帖,直接拿个签字笔就着田字格对着标准练习就OK了。据说教他们的老师也是个腕儿,只是不知道他是如何教学生的。

  书法这么热,为何不解我心中的忧虑?这可以说是一个伴随着书法复兴,见证它30多个春夏秋冬变化发展的书法人摆脱不掉的“职业病”,也可以说是矫情吧。

  有那么多人喜欢书法,应该是件高兴的事,而我看见的却是它日益被庸俗化、简单化,不要说广大的书法欣赏者,就是更多的涉猎书法的爱好者,眼中只看到颜、柳、欧、赵这样方正的楷书,殊不知书法除了楷书,还有篆、隶、行、草,就是楷书除了唐楷,还有魏晋南北朝的楷书等等;除了帖学、碑学,还有风格说;除了书法的经典之外,还有许多鲜活的、趣味横生的民间书法;除了笔墨技巧之外,书法更看重的是它的文化内涵和品格。两千多年的书法史,也是风格演变史,有很多风格鲜明、审美独特的书法家,还有书法作品,说是灿若星河,一点都不为过。

  十多年前我曾撰文提出要警惕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审美落差的不断加大,时至今日,落差依然。冷眼吵吵许多年的“丑书”之争,因为自媒体的当道,从圈内扩散到圈外,依然是各说各话。书法讲究的是气韵、格调,前人以“神”“妙”“能”,对书法家及书法作品进行品评,何以发展到今天就成了“美”“丑”这么简单对立的评判?黑白之间最广阔、最丰富的地带是灰色,意象丰富、内涵深广的书法何以能用简单的两分法?

  常常想,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方有事,四方皆知;谁干了什么出格的事,地球人立马都知道了。养生、心灵鸡汤、八卦新闻,文化艺术、政治、经济、金融,国内的、国外的,世界真的就成了个小小的地球村。不知道每天扒拉着手机的人心慌不慌,反正我真的有些心慌。这么多真假难辨的新闻,海样的无法辨别的各类知识,七七八八的心灵鸡汤,真的让我难以招架,心就那么浮着,时光却悄然地从指尖划过,毫不留情。无所不能的手机就像岁月神偷,我内心向往的东西却无暇顾及,尤其是像书法这样饱含文化内涵的艺术,不是点滴的时间就能够学习掌握的。更何况那么多的观点、批评、展览、资讯对书法爱好者来说云里雾里,就是书法人也难以消化这么多的消息,更何况极容易扰乱了心志。当然,自媒体的盛行,也令人不得不自律、严谨,尤其是公众人物,书法家也不例外。于此来说,也是件好事。

  套用当下一首很火的诗,不管你爱书法还是不爱书法,书法就在那里;不管你是继承还是创新,书法还是那个书法。无论传承还是领异标新二月花,或者另起炉灶,书法始终还是那个书法,它不可能丢弃了汉字,还有可读性。毕竟一个生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艺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了容颜,旧瓶装了新酒。

  我想,作为书法人,重要的是要沉下心来,读书写字,耕耘砚田,外面的世界再大、再精彩,那也是别人的故事。特别是今天的我们背负着曾经的辉煌,也背负着曾经的文化断裂,面对古老而独特于世界的书法艺术,我们的责任还真的不小。或许,书法艺术在今天传承比创新更重要,当然,作为今人创新更是给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的壮举。写到此,想起2015年岁尾,书坛的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刚刚卸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晏园先生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向经典致敬”的书法展,令许多自认为是书法家的人好好地思忖了一番。对了,在这个书法展上还有书法史上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经典楷书的全呈现。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