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新秀

李枪个展在悦美术馆开幕
时间:2017-07-03 21:33:03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展览开幕式现场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7年7月1日下午,由范迪安策划的李枪个展“ 肉身启示录”在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开幕式当天到场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院长范迪安、悦美术馆馆长王飞跃、民生美术馆馆长周晓旭、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策展人冯博一、策展人梁克刚、艺术家何云昌、艺术家陈文令、艺术家奚建君。

 

  

现场嘉宾合影

现场嘉宾合影  范迪安院长在谈到李枪的创作时提到,李枪是一位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他一直在探索艺术最为本质的东西,李枪的作品离远看似乎有油画般的厚重,及绘画语言的交替,其实近看你就会发现他用的媒介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媒体杂志,他通过撕扯式的塑形,呈现出不同的图式,他的创作过程就是一种行为,另外作品中隐含着很多的内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和思考人与社会、社会与人的关系。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清华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把此次李枪的创作形容成屠宰起来兵不血刃、文质彬彬,实则是在残酷的肢解他认为即将终结的文明,批剥花里胡哨的文化之肉身。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关于自己的创作,李枪谈到,他的作品不是新闻事件简单复制,作品表现的是经历过时间过后这些事物留下的痕迹和记忆,一个不再有温度的,已经成为普通事物的,甚至不再完整的事物的图像和记忆,但是,这些图像---是从层层的混乱的黑暗的,知识的,信息的夹缝中射出的光。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剥开书页,媒体杂志上每天都在讲述正在发生的事,记者,时评人,意见领袖和营销人员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夸张,谎言和欺骗。

 

  

  撕书这个过程对于李枪来说就是剥皮的过程,每次撕去书中的文字和图像,我看到的都是文化的暴力,文明是一层皮,是他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荒原变成大海,把一本书变成肉身。

 

  

  每一根线条都是因为周围颜色的去除而得以呈现,每一个字母都是因为撕去很多文字而变成一个字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图像和文字都会变成纸的碎片和残屑。

 

  

  剥开书页,图像和文字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我的知识和经验到此为止,文明是一层皮,是我能够触摸到的这个世界的依据。真相需要寻找和建设,用图像破坏图像,用记忆建设意义,把一本书变成一个字母,把荒原变成一棵树,图像与碎片面面相觑。记忆的暗礁无数次的把海水推向岸边,我把世界撕成碎片。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最后李枪提到:我的工作就像光的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那些风景,那些面庞,那些人物,那些文字的历史图像的真实被遮蔽在概念知识的黑暗中,这光从外面残酷地将他们照亮,成了一些奇异的东西,诡异事件正随着光而渐渐逼近。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希望我的作品从最普通的事物物性出发,但是同时能够超越事物的材料性,在内容方面表达了对普遍性问题的观察和探讨,我只能从个人经验出发,通过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现成物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本质意义和其中特有精神性。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2日。

  

艺术家李枪

艺术家李枪  江苏人。目前居住、工作于北京。

 

  主要个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系列 美国 纽约 凯尚画廊

  2014年 上帝的残屑 北京798 悦美术馆

  2007年 100个中学生的手机日记 上海证大美术馆

  2002年 玩偶之家 上海顶层

  1999年 李枪现代版画展 北京国际艺苑

  1993年 李枪版画展 南京艺术学院

  主要群展

  2016年 图书馆计划 CAFA MUSEUM双年展 中央美院美术馆

  2016年 中国油画双年展 中国美术馆

  2015年 民间的力量 北京民生美术馆

  2009年 寻道 Frederieke Taylor画廊 美国

  2007年 底层人文展 北京

  2002年 当代版画学术邀请展 四川美院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