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艺术资产成为投资界一个热点话题。艺术品在各项投资渠道受到重挫之后再次进入资本的视野。艺术品成为投资热点、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工具。就这样的话题,我们采访了上海博珏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乐先生。
问:艺术品作为资产,您认为它确实具有投资的属性吗?
李:我想中国近20年的艺术市场表现和西方几百年的历史来看,艺术品在资产的保值升值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就这个问题来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艺术品。如果从可投资的角度来讲,一件具有流通功能的艺术品才可以被定义具有投资功能,然后才来看这件艺术品的投资属性是不是好的,也就是带来的是升值还是贬值。如果艺术品流通不了那就谈不到投资的概念了。
12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以2.64亿元落槌
成交价3.036亿元,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问:那什么样的艺术品才具有流通性呢?
李:不好说具体什么样的艺术品,但概括来讲,真正的艺术市场能认可或者能销售出去的艺术品。比如能在全球的拍卖会上进行拍卖,能在画廊等一级市场进行数次的销售。在这里不能把国内的送礼算进来,因为那是一个体制的特殊产物。这个不能算艺术市场。但是一些装饰性的作品也可以销售,但是它们仅仅是起到装饰的作用,所以总体来讲能够成为资产的艺术品应该是具备可流通且可长期升值的。
问:博珏文化推出的艺术财富项目为什么涉及全球的艺术品?
李:针对国内富豪进行的艺术资产管理和配置计划是由国际和国内两部分艺术资产组成的。国内我们会优选青年艺术家这一个能代表时代又具有高成长性的版块进行配置。但高成长型也伴随着高不确定性的存在,所以提到资产配置,我们也会建议将资金匹配到更高安全性的海外成熟艺术品上来。这样既能保证资金安全又能有高收益的预期。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