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艺考多了数学题 艺术教育不再是孤岛
时间:2019-03-29 12:11: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艺考生“划水进名校”越来越难了。

  据报道,今年中央美术学院的艺考考试题目侧重于试题的内涵与外延,增加了逻辑思考类型的题目,出现了考察学生的推理、类比能力的数学题;以及考察“科技感”的创作题,比如要求考生根据想象画出一件衣服在失重条件下的状态,“想象人类已在月球上建立栖息地,你在其中生活状态以及会发生的情节”。

  近几年,公众明显感觉到,国内各种艺考的标准和难度增加了。一方面,各艺术院校艺考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有显着提升,艺考生不再享有“超低分录取”的“特权”;另一方面,对艺考专业课的考察也不再局限于所谓的“专业”本身,体现了越来越综合的要求。

  对艺考的要求变严苛了,反映出高校对艺术生培养的认知回到了正确轨道:艺考是为国家培养艺术专业素养过硬的人才,而不是所谓的捷径、敲门砖。

  在我的高中时代,艺考在周边亲友眼中,还是条成绩差的学生试图进名校的“捷径”。当时,有的学生刚上高一,家长就预感到,通过“硬碰硬”的文化成绩去高考战场厮杀,学生胜算不大,于是早早给他们定下了艺考战略,比如报接近“全封闭训练”的美术班、声乐班。

  在应当好好学习高中综合科目的日子里,班级里已经没了那些艺考生的身影。他们不是在画画,就是在准备去画画的路上,文化课学习都是临阵磨枪、敷衍了事。

  后来,中间一些学生的确靠着两三年的艺考特训,进了名牌大学的艺术学院。但他们大学四年的学习,逐渐显现出短板——当初靠纯“技术集训”的艺术功底,仿佛是严重缺乏营养的土壤,导致他们在高等学府深造中感到极其吃力。而到了求职应聘时,相较其他综合学养好的艺术生,也明显缺乏竞争力。

  凭着侥幸心理躲开文化课要求,挤进了名校,却未能让自己付出多时的努力换得专业上的进益,以及更好的人生发展。这对艺考生个人得不偿失,也浪费了高等艺术教育资源。

  打破固有偏见,撕掉艺考生的“专属标签”,提高对他们的准入门槛,扩展培养维度,有助于造就更多创作优秀时代作品的艺术家。

  如今,“成绩差”已不是艺考生的代名词,我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一些出身“尖子班”的学生。他们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义无反顾地报考艺术院校。比如导演系学生拥有出色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校期间就创作出很棒的剧本故事;而有的报考美术系的学生,由于具备浓厚的社会观察意识和人文素养,他们的画作展现了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无论从公众认知还是考试方式的革新上,艺考应当拥有和普通高考一样的水准和要求,不应该是躲避文化课考试的“划水工具”“逃难所”,而要真正成为选拔艺术好苗子的竞技台。

  1. [内容来源:中国青年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