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莫文蔚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电子科技大学:招生5010名 新增机器人工程等五个专业
时间:2019-05-29 09:23:47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作者: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是5010名,在很多省份会有提前招生的专业,请学生和家长关注”,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主任林鹏近日做客人民网直播间,详细解读学校的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新增5个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的研究型大学。

  招生5010名 考生和家长需格外关注新政策

  电子科技大学的招生政策相对来说每年比较稳定,但仍然有一些值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变化。

  第一,今年的招生计划和往年一样是5010名,其中有1460名在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下招生。今年各种特殊类型招生,包括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等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都有所减少,所以在本一批招生计划会相对增加。

  第二,电子科技大学有两个招生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相当于两所学校,有不同的提档分数线。值得注意的是,两者颁发一样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第三,今年电子科技大学在很多省份有提前招生的专业,包含成电英才拔尖人才创新试验班等,考生和家长需要格外关注。这些志愿和本一批互相不冲突,如果提前批次没有录取,不会影响本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第四,电子科技大学在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比例不会超过105%。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并且政体合格的情况下,学校承诺进档不退,原则上予以录取。

  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 新增人工智能等五个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今年大类招生的专业有17个,另外还有9个试验班以及6个普通专业,共计32个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级差是0,考生和家长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可以大胆填报自己心仪的专业,但仍要有梯度。

  学校的特色专业集中在电子信息领域,有几类实验班,第一类是拔尖人才创新试验班,即成电英才计划,提前批进行招生。报考要求裸分成绩即不含任何加分的高考成绩排位在本省在前1200以内。

  第二类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培养试验班,如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试验班,生物信息复合培养试验班,医学、外语、计算机复合培养试验班等,共7个不同方向的互联网+复合培养试验班。

  另外,电子科技大学今年新增5个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 培育未来创新性引领者

  电子科技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融合。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知识综合及创新能力,能够引领学科前沿、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创新性引领者。

  学校重视国际化工作,将国际化作为三大核心战略之一,国际化交流的人数呈现持续性、爆炸性增长。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出国交流学习的总人数达到了4068人,占到学生比例30%左右。

  学校国际交流项目多样,第一类是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项目,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际合作交流项目;第二类是交换生项目,双方学校学分互认,学费互免;第三类是联合培养项目,如2+2、3+2、3+3、4+1、4+2等;第四类是短期交流或实习的项目。

  另外,学校对贫困生实行多项资助政策,包括国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发展性资助、困难补助等等。学校还研发了智慧助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如学生的食堂、超市、澡堂、公交消费,准确找到需要资助的学生,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向他们提供资助。

  在就业方面,近几年电子科技大学的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2018年统计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的初始平均年薪为10.6万,学生就业满意度达到99.34%。在深造方面,学校总体深造率是67%,在全国位列第八。绝大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双一流A类和世界一流学科或科研院所进行深造。出国深造的学生中,近三分之二进入世界QOS排名前50个高校。

  1. [内容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