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时间:2019-10-12 09:22: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最美奋斗者】

  今年10月1日,是让全国模范教师、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激动不已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她作为“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受邀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礼。

  支月英说:“作为一名山村教师,能够亲临盛会,我觉得非常光荣。这份荣誉不光属于我自己,更属于所有基层教育工作者。”

  今年58岁的支月英,在大山深处从教已有39年。

  这39年里,陪伴山里孩子们成长,是她生活的常态。这39年里,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一生只为一事来,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支月英一直在山旮旯里坚守。

  1980年,奉新县中小学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偏远山区更缺教师。时年19岁的支月英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报名参加了奉新县澡下镇招聘山村小学教师的考试,并顺利考取。她不顾父母的反对,离开家乡南昌进贤,前往海拔近千米、最缺教师的泥洋小学任教。

  山里的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艰苦:小村距县城上百里,到最近的村镇坐车之后还要步行20里山路。山里人烟稀少,小路坎坷曲折,学生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跋涉。支月英毫不畏惧,咬牙坚持。她把学生当作亲人,当时有些孩子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她就用仅有的几十块钱工资垫付,经常陷入无钱买米买菜的窘境。旁人不理解,劝她赶紧想办法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在这里守着孩子们,心里更踏实!”

  4年后,由于支月英刻苦钻研,教学点学生成绩综合评估每次都在全镇前列,组织上任命她为泥洋小学校长,兼管两个村小教学。为提高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支月英带着同事走门串户,给孩子家长反复做工作,当年学校的“三率”就达到99.5%。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努力自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认真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学生们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

  这些年,各级领导去看望支月英,多次提出给她调换工作,但她都婉言谢绝。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她年龄偏大,想调她下山到镇中心小学任教。此时,比泥洋小学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学生家长,联名要求支月英去白洋任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成了这个教学点第一位公办教师。

  2016年5月,支月英已到退休年龄,本可回到县城安享晚年,但在乡亲们的挽留下,她选择留在白洋教学点任教。她说:“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岁月如梭,支月英以39年的爱与执着,以培育深山两代人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诗篇。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今年教师节前夕,以她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全国上映。

  “看到自己教过的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走出了大山、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我打心底高兴。我希望更多人才成为教师,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样,我们的民族就始终有希望,我们的国家就永远有未来。”支月英说。

  1.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