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助长又益智 你家娃运动得够科学吗?
时间:2019-10-13 08:42: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原标题:助长又益智 你家娃运动得够科学吗?)

  什么才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是“科学运动”,你答对了吗?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的身体长高,还能促进智力发展。运动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的基本运动技能外,还可以对孩子的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总之,运动的好处多多。而且这些好处是贯穿终生的,呈螺旋式上升。小时候好了,便会步步都往上走。你家宝宝的运动够科学吗?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学起来,帮助孩子养成科学运动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运动能让孩子思维更敏捷

  运动是靠肌肉发力完成的,而肌肉收缩是需要神经系统进行信号传递的,这就离不开大脑的活跃。当孩子在做出各种动作的时候,肌肉要协调配合,相应的神经细胞也要高度活跃,来满足这个需求。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给出的建议,为孩子选择户外运动更好。因为神经系统不光管运动,还要管感觉。我们的感觉要输入到相应的中枢中,那这个时候,户外的各种丰富的环境刺激,比如不同强弱的光线、不同高低的温度,就会对我们的大脑形成另外一种锻炼,将这些信息都会输入到大脑当中,帮助孩子形成更为敏捷的思维。

  运动还是身体长高的“催化剂”

  运动的时候,一方面,孩子跟地面接触的力的刺激,可以帮助软骨和骨增生,让它们长得更快;另一方面,各种刺激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系统也发生变化,分泌一些有利于我们软骨增殖的激素,进而使骨增长的速度加快。

  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了解到,运动除了可以促进骨变长外,经常运动的孩子,他的骨密度也会更好。人的一生中,骨密度随年龄呈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最高点是在30岁,这也是骨密度开始走下坡路的拐点。虽然我们无法改变拐点出现的时间,但可以通过终生保持合理科学的运动,来使我们的骨变得更强。

  这样做 才算是科学运动

  缺乏运动会带来种种的不利,但是过度运动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要强调运动好,前提一定是科学运动。怎样的运动才算科学运动呢?你家娃运动对了吗?一起来看看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给出官方版的“科学运动指南”吧。

  游戏就是孩子最好的运动 针对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进行运动,首先要符合他的身心发育特点,并不是简单的大人做什么,孩子做什么。这个时期,游戏就是孩子最主要的运动形式。满足了这个前提条件以后,家长要尽量保证孩子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

  时间推荐 学龄前儿童在全天内的身体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180分钟以上(最好每天要有120分钟的户外运动),其中中等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从健康效益角度来说,强度越高,带来的好处越多。但对于小孩子来说,不建议长时间连续地做这种高强度的活动。因为小孩不光是骨没有发育完全,肝肾、心肺系统也没有发育完全,如果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给心脏带来负担。但要避免连续久坐行为,每次久坐连续不超过60分钟;每天累计的屏幕时间不超过60分钟。另外,建议每天10到13个小时的睡眠,包括中午的午睡,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规律的作息时间。

  单独+互动 运动类型要多样 最根本的一个原则是多样性,可以从多种目标、多种强度、多种环境、多种形式等四个角度来选择。其中,多种强度就是既要有低强度的活动,也要有中高强度的活动;多种目标是以大肌肉基本动作为核心,以灵敏、协调和平衡三个关键素质为辅助,通过移动类、姿势控制类和物体控制类的动作进行训练;多种环境包括室内、室外的环境,其中户外环境非常重要;多种形式指的是在孩子活动的时候,需尽量给他提供不同的调整,既鼓励单独游戏,也支持互动游戏。而单独游戏是促成孩子专注力形成的一个关键的环节。

  每天都要“动起来” 对运动的监测和评估,分为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时间、类型四个方面。频率是指每周运动多少次,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建议天天都要动;强度是否合适,我们可以通过孩子的呼吸、说话连不连续来判断。比如,看孩子喘不喘,如果孩子在活动、游戏的时候,能够正常说话,但是你让他唱歌已经不能连续唱了,这就说明达标了。这就是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果孩子连说话都已经开始犯喘不连续了,这个就叫较大强度了;时间长度可以自己去计算一下;类型要注意多样性。

  1.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