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本科教育改革意见发布 央视:回归人才培养的原点
时间:2019-10-14 10:01:22  来源:央视  作者:  

   原标题:热评丨回归大学人才培养的原点

  教育部近日发布《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意见》,对本科教育改革“动真格”!

  这份《意见》的核心,是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更明确指向了“学生该如何忙起来,教师该如何强起来,管理该如何严起来,效果该如何实起来”。《意见》用全面综合的制度改革措施,强化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相信对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有实际效益。

  高等教育者有的时候会面对这样的两难,严格要求,总会发现一些制度漏洞;放宽要求,又无法真正培养符合中国未来需要的一流人才。因此,在教育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制度的完善和培养要求的落实,更清晰准确回应了一些关于大学教育的误读——大学本科教学是不是一个放飞自我的地方。

  曾几何时,个别学生、教师甚至高校,对于大学教育的认识都出现了误区。学生认为,大学是严进宽出,家长总是说“等进了大学就随便你了”;教师和制度设计更倾向于科研,轻视教学和人才培养。“水课”、“水过”的现象不断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得高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迷失方向,出现了“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意见》要求高校对于教学过程和出口都严格起来。一方面,《意见》的核心在于建立有效制度,既有激励制度比如国家级和省级的一流建设,又有约束制度比如学分规划、考核形式,甚至是取消毕业前补考等。这些制度瞄准了当前高校出现的少数教育弊端,试图杜绝可能出现的“空子”。毕竟严格要求不是一个人一个环节的事情,只有从制度设计上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相向而行,才能保证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在于形成积极的育人文化。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高校既是制度的设计者,又是执行者;教师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综合任务,如何把多种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结合起来;学生在大学度过自己最珍贵的青春时光,他们要为自己的青春承担更多的责任,挥洒更多的汗水。人才培养的文化,从制度上看体现的可能是严格、准确、积极,而从效果上看,是真正实现立德树人,让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在一个积极的育人文化中各得其所。

  人才培养不是一阵风,高等教育更不能搞一时一事。作为一个百年树人的伟大事业,高等教育既要有速度,更要有耐心。这个工作既要有长远的目标,又要有精细的规划,甚至很多制度设计要在若干年后才能看到效果。但是高等教育的初心应当长期不变,那就是为了能够让今天的年轻人在未来成为国家栋梁,让他们无悔于他们的青春求学岁月,我们应当人尽其力,宠辱不惊。

  1. [内容来源:央视]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