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人物

全国古籍大普查,保护情况喜忧参半 古籍家底何时清
时间:2016-08-23 08:44:04  来源:国学网  作者:  

  中国曾被誉为“书之国度”,书籍不但出现得早,而且保存得多。但如果有人问“我国现存多少古籍”,即便最权威的专家也只能给出一个笼统的回答——约26万种、5000万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一直未能完成全国范围的古籍普查。家底不清已成制约古籍保护和利用的一大障碍。

  这一局面随着一群青年志愿者的加入即将改变,我国古籍普查的速度大大加快,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完成。

  志愿者加入古籍普查队伍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大学生尧守兰今年暑假是在绵竹县图书馆度过的。每天她和其他3位同学在图书馆的古籍书库里工作8个多小时,整理古籍、分门别类、登记着录、拍照上传,每周只休息一天。仅仅工作了3周,4名同学就完成了11078册古籍的普查登记任务,并在藏书中发现了明代汲古阁刻本《焦氏易林》等有价值的古籍。

  今年全国像尧守兰一样从事古籍普查的大学生志愿者有200多人,主要来自高校文史专业,在接受了几天的专业培训后,奔赴四川、山西、安徽、广东四地基层古籍存藏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古籍整理、着录登记等志愿服务。

  2015年,由中华古籍保护协会发起的“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组织高校文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古籍普查。2015年暑假,首批76名志愿者帮助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完成了古籍普查。

  尧守兰是在班级微信群里得知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招募古籍普查志愿者的,她说:“作为学习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生,平常几乎没机会亲眼看看古籍,更不要说亲手翻翻了。参加了古籍普查,就能实现和古籍的亲密接触,特别高兴。在专业上,通过鉴定版本、纸张、版式等,收获也很大,我觉得这个暑假过得挺值。”

  对古籍存藏单位而言,这批不要工资的志愿者认真敬业,极大弥补了公藏单位人力不足的弱点,大大加快了古籍普查的速度。绵竹县图书馆副馆长王伟说:“我们馆没做过系统的古籍整理,估计有1万多册,但馆里没有一个古籍专业人员,就算想做整理登记也做不了。这4位大学生志愿者来了,一下子帮我们完成了普查登记,帮了大忙。”

  中华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说,“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展的,从目前的效果看,超出了预期。“每次一发布招募信息,几天时间就报满了,文史专业的大学生们热情很高。”

  1. [内容来源:国学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