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人物

免费为市民讲国学8年 他说自己做得不亦乐乎
时间:2016-03-30 17:00:01  来源:  作者:  
4

  ▲谢立民在讲课 通讯员 潇童 摄

  2008年,株洲国学大讲坛开讲。在众多讲师中,株洲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谢立民尤为突出。他义务讲学,推动“国学”走向校外,让“学而时习之”成为现实,让一大批人重新收获理想。八年时间,谢立民的国学课,已遍及学校、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免费讲了8年国学来听课的市民一次多达百余人

  3月24日晚8点,鼎城大厦的国学大讲堂已经坐了50多人。

  讲台前,坐着一位50多岁的男士,他就是谢立民,今年53岁。除了国学大讲堂讲师的身份外,他还是株洲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公务员培训导师,红色管理专家,北京名师大讲堂首席讲师,广东培训师联合会理事,从事教育培训事业已28年。

  “今天讲《论语》宪问十四篇里的语句,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范伟在电影《饭局也疯狂》里演一个伪国学大师,嘴里总说‘幸福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关’,其实就和这句话相关……”

  听完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记者发现,谢立民把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热点新闻等与书籍内容相结合,并且加入自己一些观点,听起来很轻松。

  到今年为止,谢立民在这里免费讲国学已8年了,每次还没轮到他开讲,就有市民打听他什么时间开课。有一次,他讲国学时教室里甚至挤满了100多人。

  去企业、机关免费讲国学针对不同授课对象适当调整内容

  谢立民告诉记者,2008年,他偶然接触到了童心夫妇,得知夫妻俩正在推广国学后,立即加入讲师队伍。“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我觉得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该丢,要发扬光大。”谢立民主讲的第一堂国学课大受欢迎,他也打定主意继续讲下去。

  谢立民的想法很简单:给大家创造一个重读经典的环境,引导大家了解传统、认识现代。他认为,开办大讲堂不是传授知识,主要的功能是传道,儒家的道统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指导思想的作用。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断有续,有衰有兴,但始终是我们民族生命力一种内在源泉和基本动力。

  讲每一堂国学课前,他都会接连数日做功课。在谢立民的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他的书架上摆放着《诗经》、《弟子规》等书籍,在书籍旁边,还有很多笔记本。

  国学大讲堂的人气旺,谢立民也成了各大单位竞相邀请的“明星”。机关、企业、学校纷纷邀请谢立民前去授课,谢立民也应邀前往,且不收酬劳。

  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谢立民会适当调整讲课内容。如果授课对象是员工,谢立民会将重点放在修身立德上,如授课对象是年轻人、学生,他就会相应增加一些尊师重教、孝敬长辈的内容。

  希望政府加大投入推进国学教育

  讲课这么多年会不会觉得乏味?昨日,谢立民笑着说:“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我而喜欢上国学,我不仅不感到乏味,反而觉得更年轻更有干劲了。我把讲课当成一种乐趣、一种分享,大家志趣相投,在一起讨论国学不知有多快乐。”

  对于国学的发展,谢立民表示,当前我国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中,还未将国学纳入正规课程设置,至于专业标准的统编教材和优质师资更是紧缺。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国学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国学教育的投入,多提供一些免费的国学授课场所,或者建立青少年国学传承教育基地,做好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应规划和制度安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开展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地推进国学教育。”谢立民说。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ta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