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人物

【秋风】我为什么要办弘道书院
时间:2016-09-25 06:30:20  来源:国学网  作者:  

   2013年7月14日,弘道书院成立。我们邀请数十位学者参加典礼,一半是儒家学者,一半在儒学界之外的哲学、法学、政治学领域。

  这么亮相,自然引起争议:这是一家儒家书院吗?

  虽然,我常对人说,自己是儒者,但同时我又会补充说,儒学不是一个学科,儒家也不应成为一个封闭的专业圈子。儒学守护的是中国之道,道,理应无所不在。儒者所要努力的目标应当是,吾道一以贯之,让儒学无所不在。弘道书院正是为此而成立。

  

 

  图:弘道书院成立典礼

  因为这个想法,书院的形态与众不同。朋友问我,书院在哪儿?我会说:我们书院是“皮包书院”。弘道书院没有场所,也不招收学生。我们只办活动,立足于大学,依托学术界,采取灵活方式,弘扬儒家价值,推动儒学与其他各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汇通。

  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为干春松教授,笔者担任院长,任锋博士、任文利博士担任副院长,若干青年教师、博士生承担书院具体事务。北京世嘉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仝先生对书院予以慷慨支持。

  

 

  图:弘道书院院长 姚中秋教授

  

 

  图:弘道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干春松教授

  

 

  图:弘道基金理事长 陈明教授

  

 

  图:弘道书院副院长 任文利副教授

  

 

  图:弘道书院副院长 任锋副教授

  两年来,本着“慎独以诚,敬事而信”之书院精神,同仁们尽心尽力于弘扬孔子之道,目前已有一系列常态化活动形态:

  经学馆:孔子之教是文教,学文为根本。故每周一次,书院成员聚集一处,会读经典。至今已会读《尚书》《周易》《诗经》。我们会读经典,旨在“推明治道”,发展基于儒家思想的政治、社会理论。同时,“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合群而读书讲习,书院同仁相知相亲;而读书与做事并进,亦是君子养成之大道。

  

 

  图:2014年9月28日,弘道书院祭拜先师孔子

  青春国学大讲堂:中国之未来系于青年,儒学之未来亦系于青年。书院成立以来,延请知名儒家学者,与学生社团合作,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举办公开讲座多场,让青年、大学生走近儒学,了解儒学,学习国学知识,养成博雅君子。

  

 

  图:2014年3月23日,广州,岭南弘道书院成立

  

 

  图:2014年10月,南昌,江右弘道书院成立两周年庆

  弘道思想对话:邀请儒家学者与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学者,做学理之对话,以期推进儒家价值与各门学科之双向渗透。2015年的思想对话围绕“儒学与政治学”主题,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展开精彩对话。

  

 

  图:弘道思想对话:“儒家与法治”

  

 

  图:儒家公共政策论坛:孝道与养老

  

 

  图:弘道书院“青春国学大讲堂”

  

 

  图:弘道书坊

  弘道书坊:围绕近期出版的儒学着作,邀请作者及相关问题研究专家展开对话。

  儒家公共政策论坛:邀请儒家学者与公共政策决策者、研究者对话,旨在唤起公共决策之文化自觉,一方面为公共治理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提供中国文明传统的视野,另一方面,推动儒学介入公共事务,寻找体现中国治道之制度。目前已办三届,主题分别为:“教育之更化”、“孝道与养老”、“儒家价值与计划生育政策”。

  治道学坊:邀请相关儒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超越哲学史视野,从治道视角重新理解中国思想传统。已举办过“探索更完整的道学:二程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从政治哲学角度重新解读二程思想。今年钱穆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与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合办“钱穆政治思想研讨会”。

  书院未来还将举办儒家义理会讲、结合经典诵读的游学等活动。

  诸君或许注意到,上面介绍中,出现最多的是“对话”一词。此即弘道书院与众不同之处:开放,对话,以求会通、创发。儒学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对话,学者与实务人士对话。书院希望通过对话,推动各方相互接近,基于中国之道,作思想、学术、制度之创发。

  孔子说,“人能弘道”。西来知识已涌入中国,并广泛发挥作用。儒家“博学于文”,自然愿意学而消化之。更进一步,中国人若欲有所创造,不能不做这些外来知识之主人。只有儒家,能让中国人成为主人;只有儒家,能让中国人化用这些知识而展开思想和制度之创发。今日之弘道,就是运用西来新知,阐明五经大义,以推明人生与治理之大道。

  

 

  图:弘道书院新年茶话会

  这样的弘道需要对话,需要会通。在此过程中,儒家义理发得以重新阐发,并渗入各门知识体系中。也许在某一天的中国,每个学者,不论研究什么,都以儒学作为自己知识之根底。由此文教所塑造之精英,不论做什么,都有君子之志。弘道书院成立时曾自命以“重建中国式生活方式”的豪言壮语,此之谓也。

  弘道书院主要活动于北京,但“德不孤,必有邻”,一些外地朋友乐于加入,故在各地有了合作伙伴:南昌的江右弘道书院已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民间文化机构。2014年3月,岭南弘道书院在广州万木草堂成立,举办过一系列活动。成都弘道书院也已起步。

  

 

  图:弘道书院“儒学与政治学系列对话”

  提笔写下这段文字,恰逢弘道书院成立两载,有所感而得打油诗一首:

  西风朔雪漫人间,

  道其不行逾百年。

  而今或见反复意,

  弘道在人岂在天!

  1. [内容来源:国学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