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学人物

真实的汤显祖:不只写过“临川四梦”,还是位杰出诗人
时间:2017-07-15 11:41:14  来源:中新网  作者:上官云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昆曲《牡丹亭》在艺术之都巴黎上演。

  今年恰逢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去世401周年。他在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临川四梦”,以及众多意境优美的诗文。汤显祖及其作品的影响在当下仍然存在,各界也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他。其实在写“剧”之外,汤显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26岁时即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与王实甫、关汉卿齐名。他出身书香世家,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祖父汤懋昭更是被当时的学者推为“词坛名将”。汤显祖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虽然算不上神童,但相比《儒林外史》50多岁才中举的范进,已经很了不起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北京圆明园牡丹丛中上演昆曲《牡丹亭》。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此时的汤显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并且在26岁时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但没能流传下来。28岁时,他写出了第一部传奇《紫箫记》,但未完稿,10年后改写为《紫钗记》。在古文写作方面,汤显祖擅长议论,书信则写得很富感情,文笔流利。据说他还长于史学,修订过《宋史》,可惜没有完稿。

  34岁,汤显祖考中进士。此时距他中举已经过去十多年时间,有一种说法是,汤显祖得罪了当时的首辅张居正,才导致屡试不第。中进士后,他先后当过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最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归里。

  虽然工于诗文,但汤显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戏曲方面。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青春版《牡丹亭》主演沈丰英(左)、俞玖林在表演《牡丹亭》片段“惊梦”。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临川四梦”之中,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故事的《牡丹亭》最为有名,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连汤显祖本人也曾说过“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不少情节取自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但在情节和描写上作了较大改动,而且主题思想有极大的提高,被认为表现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和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

  《牡丹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有记载称,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在舞台上离开人世。就连明代文学家沈德符都曾有过这样的评价“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巨着《红楼梦》干脆有一回的篇目就叫做“《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动在“汤翁”故里江西抚州举行,身着盛装的琴师在牡丹亭和柳梦梅、杜丽娘的雕塑像下抚琴。李勇 摄

  千万不要以为《牡丹亭》离我们很远,且不说眼下能看到常演常新的各种版本《牡丹亭》,那句常被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真切告白亦出自该剧《题词》;还有经典的词语“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也在《牡丹亭•惊梦》中有所体现。

  即便在今日,汤显祖及其作品仍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2016年适逢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江西省便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今年7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江西省抚州市举办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活动,其中包含了13项精彩内容。这也意味着,汤显祖这位文学巨匠和他的创作成就,将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人知晓。(完)

  1. [内容来源:中新网]
  2. [内容作者:上官云]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