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
徐里可以说是从厦门走出去,并在当今美术界成绩斐然、享誉海内外的优秀艺术家。他曾在厦门工作、生活了25年。谈及与厦门的缘分,徐里开玩笑地说:“那缘分太深了!厦门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厦门工作期间,徐里曾任集美大学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厦门市油画协会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在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大学任客座教授等职。
那段在厦门工作、生活的记忆,让他终生难忘。“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深爱着厦门,并引以为豪。”徐里说。
这些年,徐里一直关注着厦门的发展与变化。他对厦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更是赞不绝口。
徐里说,多年来,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将厦门建设成“艺术之城”而不懈努力,为厦门的文艺家特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诗歌、音乐、美术在厦门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出了许多杰出艺术家,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地位。“如周碧初、胡一川、沈福文、舒婷、殷承宗、陈文令等,都为全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徐里说。
厦门城市虽不是很大,却拥有众多艺术院校,如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院、华侨大学等都开设了艺术相关专业的院校。“这为厦门培养年轻的艺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徐里说。
同时,徐里也提到,厦门有不少知名的美术馆,如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就在厦门深耕多年,举办了一系列影响力较广的文化展览活动,受到各界认可。
“我来厦门参加过许多次传世艺宫举办的各类活动,他们在推动厦门、福建文化产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徐里说。
徐里在厦门写生
今年7月,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消息令人振奋。知晓这一结果时,徐里也相当高兴。在厦门多年,他时刻牵挂着鼓浪屿的发展。后来,即使离开了厦门,他也时常关注鼓浪屿。
作为一名艺术家,徐里通过自己的画笔来推广鼓浪屿。他曾画过多幅有关鼓浪屿题材的作品,受到各界认可。
1998年7月,为庆祝“厦门———佐世堡友城10周年”,徐里创作油画《鼓浪屿》,后由日本佐世堡市政府收藏。
2016年4月,“美丽厦门”当代美术作品晋京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徐里创作的《鼓浪屿风景》展出,加深了人们对鼓浪屿的认知。
业内人士认为,徐里笔下的鼓浪屿,色彩浓烈,大气庄重。以《鼓浪屿风景》为例,徐里以鼓浪屿的一个窗口为突破口,展出了鼓浪屿最具特色的一隅风景。在色彩上,他突出了闽南独有的红砖、红墙、红顶等元素,让画面显得浓烈而饱满。在红墙之间,他又配以鲜绿的叶子,让整个画面看上去错落有致,色彩丰富。
除了艺术创作,徐里也为鼓浪屿的推广做了不少努力。
2003年,徐里曾与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一起,萌生了一个计划:邀请34位中国当代着名的油画家登上鼓浪屿,创作鼓浪屿题材作品。
2004年,这个计划开始推进。戴泽、孙滋溪、魏传义、张钦若、钟涵、罗尔纯等艺术名家,逐个登上鼓浪屿,提笔创作,画尽鼓浪屿之美。
直至2016年8月10日,这个名为“百年绚烂:中国油画与中国鼓浪屿”的展览,终于在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开幕,共展出百余幅名家作品,让浓缩东西方文化的鼓浪屿与油画不期而遇。展览上,数十位名家创作的鼓浪屿“众生相”,让观众叹为观止。
徐里说,从某种意义上说,鼓浪屿是厦门的一个象征,人们从鼓浪屿开始认识厦门。他希望能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一个更美的鹭岛。
徐里作品《鼓浪屿风景》。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