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专家观点

张振华:行高以致远
时间:2016-02-03 16:30:23  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作者:  

   ——对《军营大拜年》的印象与建言

  《军营大拜年》是一档军事节目,无论审视它的意义还是提出改进意见,都应从全国和军队两个层面的文化工作背景与使命上去思考。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发展与困惑、欣喜与忧虑交织交错。比如经济在发展,但道德在滑坡;物质在丰富,但精神在缺失;文化在繁荣,但泡沫在增多;信息在泛滥,但价值在迷失。在这种情况下,极需电视站出来,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理性与自觉,给人们指出精神的选择、人生的路径,送上思想的阳光、文化的滋润和情感的抚慰。而总政宣传部电视中心推出的《军营大拜年》在一定意义上为此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样本。

  我军历来有重视文化建设和文艺工作的传统。这是部队综合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翼。

  现在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软实力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样,军队建设也必须软硬实力一起抓。为了适应现代立体战、电子战、信息战的需要,我们当然要不断提升部队硬实力水平;但是,再现代的武器装备终究还是要靠人去操控的。因此,军人的综合素质诸如信念、精神、士气、斗志、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及掌控现代武器的能力和水平等部队的软实力建设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培养和提升军人的综合素质及军队的软实力,既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

  《军营大拜年》虽说是一档反映军旅文化活动、文艺活动的节目,但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化、文艺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虽说它在整个部队软实力建设中仅仅是个“微设计”,但却有大意义。

  《军营大拜年》之成功,源于它的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通过“走出去”、“走下去”充分满足了基层官兵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尊重

  现在各类晚会(包括春晚)普遍患了一种以大为美、以大为上、以大为贵的“富贵病”、“浮华病”。诸如追求大舞台、大场景、大制作、大阵营、大团队、大投入,但在豪华化、炫技化、殿堂化、威仪化、规模化的铺排与狂欢之下却往往难掩内容的虚空和实效的苍白。可贵的是《军营大拜年》不为时髦所惑,坚持轻装出场,以演出小分队的形式“走出去”、“走下去”,走到军营和战士中去,上门拜年,送上春节为基层官兵“特供”的文化“小灶”。这种体现党和人民对基层官兵的牵挂、关怀、尊重与嘱望的文化样式对基层官兵的文化滋养、文化尊重、思想激励和心灵碰撞是殿堂化、剧场化、豪华化的演出远远无法能比的。可以说,《军营大拜年》不仅体现了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也体现了军队文艺工作、电视工作“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真正价值。

  第二,《军营大拜年》是一种基层官兵、军队文艺家、军队电视人和广大观众这四个群体在文化与心灵上实现共振共赢的好形式

  首先,《军营大拜年》可以使基层官兵在自己的营地里零距离地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接触自己心仪的艺术家,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文化需求,实现了他们的文化尊严,而且会感受到党和人民及军队领导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从而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自豪感,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其次,对于部队文艺家和电视工作者而言,深入军营、走进基层官兵中间,实地认知、感受和体察基层官兵的工作环境、生存状态、心路历程和精神风貌,会从中获得一种难得的人生体验和精神洗礼,不仅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提高为兵服务的自觉性、矫正人生的航向与坐标,而且可以从中获取文艺创作、电视创作所必须的素材、营养、激情、灵感、情怀与精神境界。

  再者,对广大观众而言,这个节目还是他们通过知兵进而爱兵、拥军,以及增强国防意识的生动教材。

  如何进一步提高《军营大拜年》的文化品格,丰富它的文化内涵呢?下面从组织、策划、节目结构、内容呈现和实现价值最大化上提出七点业务性、技术性建议。具体而言是把握七个结合。

  第一,要把军营生活和拜年演出有机结合

  基层官兵特别是边防、海防官兵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状态、生活状态不仅全国人民知之甚少,就是部队文艺家、电视人也实感不多。

  如果在节目中充分而适度地展现军营生活,把拜年演出置于基层官兵的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与状态中,不仅会增加节目的看点,而且会使节目更具立体感、厚重感,就会更具张力、感染力和感召力,就会使观众对基层官兵有更多的了解、理解、关爱与尊重,就会引发人们更多的人生思考和国家安全思考。

  相反,如果仅仅围着演出转,不仅会形成节目的单薄和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难以实现节目多元价值的最大化、深刻化。

  第二,要把表现官兵和表现军队文艺家有机结合

  媒体历来有追星的毛病,甚至在“两会”报道上也是如此。在《军营大拜年》的内容设计、节目结构和画面选择上,应该怎样把握对基层官兵与前去慰问的文艺家这两个主体的呈现之度呢?这既考验编导的意识,也关乎节目价值的深浅与大小。

  应该说这两个主体都是节目的主角,但从几个方面看,似应对基层官兵这个主体有更充分的表现。首先,我们倡导“以人为本”,在部队里就是要“以兵为本”;其次,既然到军营拜年,接受拜年的官兵自然居于主位;再者,军旅文艺家有更多的被表现机会,而基层官兵,包括他们外在的工作、任务与环境及其内心世界则鲜为人知。从传播心理学上讲,人们对未知世界了解的追求会更高于他们对已知世界了解的欲望。特别是充分展示基层官兵不仅是官兵的期待,同时也是增进社会对基层官兵的了解、理解、尊重与关爱所必须的。如果把军旅文艺家比做“星”,把基层官兵比做“月”,应该是众“星”捧“月”,而不是“月”捧“星”、“月”追“星”。

  当然,部队文艺家放弃春节同家人团聚和可能参与的高报酬演出的机会,这种奉献精神以及慰问途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同样也值得表现,但都不宜过度渲染,因为基层官兵在艰苦环境下寂寞而顽强的常年坚守才是最可贵、最值得表现和尊重的。对军旅文艺家的奉献精神与人生感悟的表现,最好也从同官兵的比对和学习的角度去展现,这样不仅可以彰显基层官兵的形象,而且可以表现军旅文艺家的境界。使观众从他们双方身上都得到教益。

  第三,要把军旅文艺家的专业演出和基层官兵的业余演出有机结合

  军旅文艺家来到军营,基层官兵自然希望充分欣赏军旅文艺家的艺术风采。但是如果把基层官兵也动员上台,表演其擅长特别是结合部队生活自编自创的节目,把单纯的专业演出变成一种互动的联欢活动,不仅可以展示基层官兵的文艺才华和精神风貌,展现他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而且这种互动联欢往往会爆发出异样的精彩与效果。如果家乡父老看到战士的表演和精神风貌,就如收到一封别样的精神家信,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一种放心感、骄傲感和满足感。

  第四,要把军营与战士家乡两个现场结合起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这个当口,战士念家人,家人思孩子,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人之常情。

  如果把拜年的军营现场同战士的家乡连接起来,实现亲人之间的互动与问候,就可以充分展示对战士及其亲人两个方面的关怀与尊重,使节目更具浓度,更具人情味、节日感、温馨感。而现代的通讯技术实现两个现场的时空贯通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五,要把军队和地方两个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

  一是指可以把军地电视工作者结合起来。既可以请就近的地方电视台参与就近营地慰问活动的采访报道,也可以请地方电视台到本省军人较为集中的某个营地共同拍摄报道那里的慰问活动。

  双方在统一指挥、统一策划下既有合作、又有分工,既共同完成一个主节目,也可借机另外拟题多线条采访制作。这样不仅可以充实采访报道力量,还可以使报道成果和播出渠道多元化,从而实现军地双方电视工作者的双赢。

  军地电视工作者合作,还可以把上面提到的军营和战士家乡的时空连线的一端交由地方台完成,从而降低成本。

  军地结合的另一个方面是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驻军地方党政部门如武装部、民政部及军人家属、志愿者吸纳进来共同走进军营、实现军民大联欢,扩展军营大拜年的内涵。

  第六,要做到点与面、面与线、情与景、情与思的有机结合

  《军营大拜年》反映的是春节期间的活动,又要在春节期间播出,由于路途、交通、气候和技术制作条件的原因,拍摄和制作时间之紧可以想象。但这不能成为降低节目质量的理由。特别是这个节目要长期办下去,质量不断提高,是节目不断走远的前提。

  《军营大拜年》是一种特殊的节目样态,他不是单纯的文艺类节目,还是一种新闻报道,并带有纪录片的性质。尽管因为采访、制作、播出的时间很紧,难以精雕细刻,但不精不细便难成精品。为此,必须根据新闻报道和纪录片的要求,在采访与制作上追求点面结合、面线结合、情景结合、情思结合。

  显然,光有景,光有热闹的场面,光有群象的一般展现很容易流于肤浅。因此必须在面中选取、深挖和呈现典型的点,然后由点延伸成贯穿整个节目的线,从而防止节目零乱化、碎片化。这个点既可以是兵营中的某些细节,也可以是某个战士或某个文艺家。但抓住某个人物又不能见人不见情感,见情感不见思想,或见思想不见境界。重点人物应该有故事、有思想、有内心感悟。总之要追求重点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细节情感化,情感要思辨化、境界化。因为没有思想、没有境界、没有人文含量的节目是不会打动人的。

  第七,要把主节目和多线条节目采访制作及资料积累相结合

  军营拜年活动一是在天南地北,去一趟不容易,二是基层军营和官兵那里是少有报道的资源富矿,如果深挖下去会得到许多难得的一手资料。

  但囿于《军营大拜年》的容量有限,因此很多情况不能充分展现,但有些资料完全可以用于制作其他节目。因此,拍摄组应全盘规划、从长远计。首先要做好《军营大拜年》这个主节目,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充分拍摄积累资料,以日后制作事先拟定的其他多线条节目。比如上面谈到拜年活动要充分展示基层官兵这个主体,那么某些演员的展现空间就势必被压缩,但是如果对之有充分的跟拍,将来做某个人物专题时就是难得的资料。

  总之,摄制组要提前周密规划,从而保障一次出击,多线安排,采访制作有主有次、有急有缓、有近有远,从而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大拜年》虽然已经办了八届,但每年面对的不仅是不同的军营,而且即便是同一个军营也会是不同的官兵;再者无论是军队工作还是新闻报道每年都有新背景、新要求,因此军营大拜年不但要继续办,而且要不断适应新要求、办出新水平,使之成为军旅文化、电视文化的一个品牌、一棵常青树。因为毕竟行高才能致远。

  1. [内容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xiaoj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