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付秀莹写《他乡》寻找“她乡”
时间:2019-11-04 09:01:12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原标题:付秀莹写《他乡》寻找“她乡”

  作为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作家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研讨会于日前举行。

  长篇小说《他乡》是付秀莹最新力作,书中塑造了一位来自芳村的女孩翟小梨,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勤奋,不断成长前行。遭际中的心灵悸动、情绪动荡、感情迁移是如此的真实、微妙、痛楚、动人,被蔑视和被压抑的心生长出强大的自救力量。正是在“他乡”,翟小梨完成了精神的成长,可以说,这是一部新时期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精神成长史和文化反思史。

  文学评论家、作家邱华栋定义这部小说是一部自我认知之书。“付秀莹触及到人存在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类的困境,我们自身不断地想挣脱。通过这部小说,付秀莹实现了创作上的超越,以及对生活认知的巨大超越。”而在文学评论家李云雷看来,《他乡》是在探索一种现代中国人的美学表达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从农耕文明进入都市化生活之后面临什么问题,这些因素让长篇小说这个文体更加丰富。

  文学评论家贺绍俊一直关注付秀莹的写作,他认为从《陌上》到《他乡》,付秀莹在不断扩展自己的空间,他总结作家创作变化时说,“人情转向人心;乡村转向城市;故乡转向他乡;他者转向自我。通过《他乡》,付秀莹无形中创造了另外一个词——‘她乡’,‘她乡’跟‘他乡’是相冲突的,其实她也在寻找‘她乡’。”

  文学评论家饶翔一直对女性文学非常感兴趣,他认为,《他乡》在这个谱系里面是很有价值的,付秀莹提出了新的女性处境。“付秀莹把女性放到社会的舞台,跟近二三十年城乡化进程和女性的自我奋斗,其实有一个关联性。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很典型的。”评论家张莉认为,《他乡》超越了其他女性成长小说,“它是美的,是有光泽的,它超越了那些所谓家长里短,所谓怨恨情仇,深度进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1.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