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现代教育

[亲子育儿]“我教育孩子的时候,请你别拆台!”
时间:2019-05-11 09:59:4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你正在一脸严肃地教育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你的另一半或者家中的老人,在旁边不断插科打诨,或者同仇敌忾,帮着孩子说话。几个回合下来,让你身心俱疲。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家人意见有分歧,是一件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曾经看过一则调查:“你会因为教育观点不同与另一半产生分歧吗?”结果,80%以上的父母都曾表示这已经成为困扰夫妻关系的“难题”。

  别看“拆台”这件小事,它影响的不仅仅是夫妻关系,对孩子的整个教育都变得糟糕。

  “硬碰硬”和“放任自流”对孩子都不好

  一般来说,教育孩子时,家人拆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硬碰硬,遇到问题一定要争个对错;另一种是自己服软,任由孩子去了。不管是哪一种,对孩子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第一种:硬碰硬,一定要争个对错

  有个朋友最近跟我诉苦,说夫妻两个人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很少吵架,有了孩子之后,一个月吵架的次数,抵得上谈恋爱的那几年。

  昨天因为孩子挑食的事情,她又和老公大吵一架。朋友正耐心地劝孩子多吃点蔬菜,老公在旁边来一句:“谁没有个挑食的毛病啊,你不也挑食,总逼孩子干吗!”

  朋友气得不行,甚至考虑这日子还要不要过了,再看看孩子,在一旁吓得大哭。

  教育孩子,不怕夫妻双方教育理念不同,怕就怕两个人都笃定自己是对的,然后为了证明自己,当着孩子的面,争得面红耳赤,慢慢地吵出了情绪,上升到人身攻击,这才是最坏的影响。

  在孩子眼里,爸妈没完没了地吵架甚至打架,内心会惶恐不安,甚至觉得都是自己不好,惹得爸爸妈妈吵架生气,从而产生恐惧焦虑、悲伤无助等情绪。

  第二种:软碰硬,在孩子面前失去权威

  大人管教孩子,最忌讳的是当着孩子面有分歧,常常使双方的教育都失灵,很容易让孩子钻到空子。比如妈妈让孩子早点睡觉,爷爷奶奶却不这么想,孩子一闹,就满脸心疼地哄:“不哭啊宝贝,不想睡就不睡。爷爷我陪你看,你妈妈管不着!”这样一来,妈妈的权威就受到了挑战。

  孩子会怎么想?他自然倾向于那一个总是温柔偏袒自己的一方,而对于妈妈,心生排斥。

  还有的孩子学会了看脸色,见风使舵,习惯了躲避严厉的一方,讨好宠爱自己的一方。想要什么,想玩什么,妈妈不同意没关系,找爷爷奶奶肯定可以。

  孩子一旦养成了这种坏习惯,未来很有可能难以管教。任性娇纵就是这么来的。

  抓大放小

  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一致”

  教育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不好孩子。重要的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统一战线,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立场一致,抓大放小。比如孩子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如何喂养孩子才是最好的、哪些教育问题是底线等等,这些问题一家人要达成共识。有了大前提,教育孩子会少去很多麻烦。

  其次,两人的分歧,最后不要直接展示在孩子面前。因为同一个问题,两种说法,很容易让孩子不知所措。即使当时的情况,你不赞成另一半的做法,也尽量不要插手,事后再沟通。

  1. [内容来源: 北京青年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让古书复活的年轻人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