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古玩研究

冠绝前代的艺术品:清朝瓷器鉴赏
时间:2019-08-01 10:52:33  来源:  作者:  

 众所周知,我国瓷器从起源到历经千年的发展,到清朝时期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水平,清代各朝的瓷器,既有共同风格,又各具不同的特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区别:

1、从造型上来看,顺治、康熙时,古拙、丰满、浑厚,雍正时的秀巧隽永,乾隆时则显规整,嘉庆、道光以后则稚拙笨重。

2、胎体,琢器类,一般薄厚适中,圆器类则有厚有薄。康熙时,胎体体重,质地坚硬细密。雍正时有胎质轻薄、细润,洁白度高。道光以后的胎体厚笨、质地粗松。清代的琢器类腹、颈部接痕极为少见。明代留器露胎处,常泛火石红色斑到清代已基本消失。

3、清瓷釉面不及明代肥腴光亮,施釉稀薄,色泽略显青白。顺治、康熙两朝,釉面平整细腻,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分别呈青白、粉白、酱白,硬亮青等几种色泽。雍正时釉面细臼莹润,多有桔皮皱纹。乾隆时的平整泛青,嘉道以后的不够平整,波浪明显。晚清时施釉稀薄,釉质疏松,不够坚致。

4、清朝的纹饰深受同时期绘画的影响,民窑瓷器,写意写实并存,用笔豪放。御用官窑连器,图案趋向规范化,用笔细致入微,构图拘泥、繁缚。早期纹饰中的山水、树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镀点,古装仕在高警秀丽,柔细的花卉采用没骨画法。晚期纹饰中的人物面部无神,鼻部隆大,这一时期龙纹形态不一,既有方头大额、正肃苍劲的,也有纤柔细身的,一般为狮子头,龙发较多,龙脚明显突出,两只脚立体感强,龙身粗笨,一般画为四爪和五爪,如同鸡爪。

5. 款识方面,清代官窑普遍用“制”字取代“造”。景德镇官窑多属皇帝年号款,如“大清康熙年制”,民窑有干支年款、吉祥语款、私家款及图记款等。有印、刻、青花、红釉、金彩、料彩、等多种,楷篆均有。康熙楷多篆少,雍正楷、篆并用。乾隆以后篆多楷少,道光时期民窑款器亦多有六字或四字纪年款,一般均不太规整,开始出现百结图记款。晚期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以楷书款为多,外围以圆圈或方框格式。

在清代,瓷器经典的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罐、鱼、肠,此外,中晚期瓷器工艺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因而在瓷器上也经常出现具有西方绘画风格特点的花纹图案。如在珐琅彩瓷器和部分出口瓷器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绘画西洋人物,楼房、船和狗之类的花纹图案。

以下是经过山东省人文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中心鉴定过的一批瓷器:

(清康熙 清华花卉印花碗)

(清康熙 青花花卉盘)

(清中期 仿明弘治 黄釉刻花龙凤八角葫芦瓶)

(清中期 霁红釉水盂)

(清同治 苹果绿釉碗一对)

(清光绪 粉彩花卉盘)

(清宣统 胭脂粉茶杯一套 官窑)

(晚清 龙泉哥窑玉壶春)

(晚清 龙泉哥窑瓶)

(清晚期 红釉狮子四方瓶)

清代瓷器可以说是积淀了其独树一帜的文化和魅力,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tingt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