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书画视点

  • “行走”在心灵的风景

    “行走”在心灵的风景

     本展的全部展品来自泰特不列颠美术馆藏品,精选了三个世纪以来英国画家创作的71件作品。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极容易把这家美术馆与另一家以收藏透纳画作最丰富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相混淆。其实,英国泰特(Tate)这个名称不是指一家美术馆,而是一个美术馆群,它包括四座美术馆。此次携展品而来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家,创办于1897年。泰特,作为一个美术馆群的品牌,一百多年来促进了公众对英国艺术及国际现当代艺术的理解。四家美术馆收藏了自十六世纪以来超过73000件艺术品,为营造一个鼓励包容性和冒险精神的文化

    2018年05

    15

  • 素描的灵性世界

    素描的灵性世界

     高小华的水彩画《女青年》以鲜明的黑白对比勾勒出人物概括又不失准确的面部轮廓与结构,生动传神;徐芒耀的铅笔画《塞纳河畔的古堡废墟》在不大的画纸上营造出丰富的细节,天地相接,变幻无穷;文中言的综合材料作品《北海》在描绘景物的同时加入大量现代符号及元素,拓展了时空的维度……沿着展厅继续前行,还有更多题材不一、风格各异、手法多变的作品进入视线,而它们的共同点显而易见——都是类似素描的单色画。

    2018年05

    03

  • 用水墨叙事 画中国故事

    用水墨叙事 画中国故事

    4月18日,82岁高龄的王秉复先生个展“画中国故事”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使用敦煌壁画般延展回环的形式呈现水墨叙事性的作品,使王秉复的绘画如同抄手游廊一般在流动之间得以阅读,那些历史场景如同电影胶片般一幕一幕闪现,令人耳目一新。

    2018年04

    26

  • 刘国松、田黎明等水墨大家共话水墨现代性之路

    刘国松、田黎明等水墨大家共话水墨现代性之路

    2018年4月20日,继在北京举行学术对话,使“中国水墨现代性之路”话题在中国艺术界引起热潮之后,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台办主办,潍坊市博物馆和弘川现代艺术博物馆承办的“开启与攀越——水墨现代性之路研究展”在潍坊市博物馆拉开帷幕。

    2018年04

    24

  • 竹林七贤砖画中的“古琴”

    竹林七贤砖画中的“古琴”

    近日,南京博物院的一件重要馆藏——南朝时期“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因现身央视《国家宝藏》节目而名声大噪。

    2018年04

    17

  • 龢庵与文美斋花笺

    龢庵与文美斋花笺

    鲁迅与郑振铎在编着名的《北平笺谱》时候,最赞赏的笺谱之一,就是天津老店文美斋的《百花诗笺》,这部笺谱也成为近代木版套色印刷花笺的代表性作品,至今坊间留存的本子,都成为藏书家插架中的尤物。

    2018年04

    17

  •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大学美术”——提升视觉审美素养

      后现代的思潮,一直在诟病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流水线般的日子。不驻足,就不能凝望一朵花的美好。匆匆间,我们似乎遗落了什么。

    2018年03

    28

  • 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

    中国画临摹、写生、创作

      1988年我入读文化部招收的首届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在导师陆抑非先生指导下对古画分门别类进行专题研究,成套的专题临摹和变体。陆先生要求我对每一张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它的问题,然后再以这幅作品优秀的笔墨和境界来重新临写。先生的教诲一辈子受用。对经典的临摹和品读也成为我一生对传统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

    2018年03

    28

  • 带着初心去画画

    带着初心去画画

      中国美术学院,这是一所令无数学习绘画的学子们向往的学校。在这里可以接受到最传统的中国艺术,体味传承老一辈艺术家治学、求艺的态度,也可以与时下的前沿艺术互动,开拓我们的视野。在这里总会有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感动着你我。

    2018年03

    14

  • 端庄典雅!张大千《高士赏梅图》

    端庄典雅!张大千《高士赏梅图》

     这幅张大千《高士赏梅图》,是吉林省博物馆于1960年在北京宝古斋购得的一件藏品。画面绘有两位高士,其中的一位右手拄杖左手持梅,另一位拱手而立,二人赏梅行吟。该幅画作的关键之笔在于人物之眼睛,正如顾恺之所言“四体妍媸,无关于神明,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眼睛是中国人物画的神明,是画家表现人物的精神所在。图中人物的衣纹有转折虚实,表现出阴阳凹凸,线条生动流畅,设色以绛紫、银灰为主,浅褐、白色为辅,色彩艳而不俗,造型端庄典雅。

    2018年03

    10

  • 《步辇图》:汉藏和睦的历史画卷

    《步辇图》:汉藏和睦的历史画卷

      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直接反映禄东赞受松赞干布派遣,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史实的着名历史画卷《步辇图》,近日在首都博物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亮相。假如唐朝有新闻联播,《步辇图》所描绘的内容,一定是当天要播报的重大新闻事件。这是一次唐太宗极为重视的国事活动,阎立本作为特派记者,用画笔记录下历史的瞬间。

    2018年03

    10

  • 有意味的“画中画”

    有意味的“画中画”

     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善诗歌、书法,尤长绘画。山水画在师法明代沈周、清代石涛的基础上,注重师法造化。人物画注重神韵,多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他还对现代画家齐白石影响颇深,劝其自出新意,变通画法。着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等。

    2018年03

    07

  •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之八)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之八)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见《虚斋名画录》)。中国古代以孔雀为题材的绘画不多见。此图绘溪边春色,以近远景搭配,表现出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正中一树梅花盛开,两侧辅以山茶、古柏、翠竹、迎春。孔雀一对,雄者栖于树干,回首梳翎;雌者倘佯岸边,低头觅食。其毛羽斑斓,与花树汇成一片绚烂春光。此图难能之处在于布局繁密但杂而不乱;设色富丽但艳而不俗。梅、柏枝干用焦墨勾皴,苍劲古朴,与周围花卉禽鸟的纤细娇美恰成互补。

    2018年03

    05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