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名家风采

  • 从印章与题跋看《鹊华秋色图》

    从印章与题跋看《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是元贞元年(1295)赵孟頫(1254-1322)自济南路职位南返后,为友人周密(1232-1298)描绘其祖籍地貌景色之作。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在线,矗立着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

    2018年09

    11

  • 周令钊:树国家形象展民族风采

    周令钊:树国家形象展民族风采

     周令钊,191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48年应徐悲鸿聘请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民族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水粉协会会长、全国邮票设计评审委员等。代表作有新中国的第一张海报《复活》,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历史油画《五四运动》等,参加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并获多项荣誉。

    2018年09

    10

  • 戴泽:艺术是自由的要表达真实

    戴泽:艺术是自由的要表达真实

    戴泽,1922年生,四川云阳人。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应邀为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创作大量作品,修复徐悲鸿《奚我后》等多幅作品。戴泽是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奠基人之一,徐悲鸿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2018年09

    10

  • 从《奔马图》看徐悲鸿的家国情怀

    从《奔马图》看徐悲鸿的家国情怀

    衡量一个艺术家成就的大小不应仅仅停留在其作品本身、艺术水平的高下,更应该从其人生履历、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所蕴藏的精神内涵,以及对艺术界与社会受众所产生的正面影响等多方面综合加以评判。因为作品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在关键时候可以转化为精神动力,尤其是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出现重大转折之时更为重要与突出。

    2018年09

    10

  • 《老夫子》原稿亮相香港苏富比

    《老夫子》原稿亮相香港苏富比

     “旧情复炽:老夫子AND苏富比”展览近日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拉开帷幕。展览展出经典漫画《老夫子》原作者王家禧及其长子王泽的120余幅原稿及相关画作,将持续至本月25日。图为一名参观者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的传媒预展上拍摄漫画《老夫子》原稿。

    2018年08

    14

  • 生死劫难下,那个温柔而坚韧的女画家

    生死劫难下,那个温柔而坚韧的女画家

    风起云涌、离乱动荡,是今天我们对民国时期的一个印象,但中国女性绘画发展的高峰也恰恰出现在这一时期——民国时期的女画家们,出身不同,性格各异,人生经历、绘画风格更是各有千秋,但她们都以绘画表现了对世界与自我的关注,获得了生命的延展以及感情升华,她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熠熠生辉。本文主人公——方君璧就是其中夺目的一颗。

    2018年08

    13

  • 林风眠:寓俏于拙 沉静淡雅

    林风眠:寓俏于拙 沉静淡雅

     20世纪初的中国绘画艺术在传统与西方交融中摸索前行。在主张中西绘画融合的思潮中,林风眠是领军人物。

    2018年05

    25

  • 徐悲鸿《秋林三骏》领衔蔡元培家族旧藏首度曝光

    徐悲鸿《秋林三骏》领衔蔡元培家族旧藏首度曝光

     戊戌年,当年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国立艺术院分别迎来 120 周年、100 周年、90 周年华诞,他们曾经的掌舵人、缔造者蔡元培先生恰百五十龄。这个春天,中国嘉德向他们致敬!我们有幸得同一藏家厚赐,一组蔡元培家族旧藏将于嘉德春拍隆重登场。其中,以徐悲鸿早年巨制《秋林三骏》领衔的 15 件佳制将于“大观夜场”中亮相,余者将以专题形式呈现于“近现代书画”专场中。

    2018年05

    23

  •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如此有名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如此有名

    《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的代表作。1507年他的创作完成,后来逐渐完成了自身的典化过程,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知名度最高的一幅肖像画。这件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姿态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

    2018年05

    14

  • 明月松间照 中国古代书画中的“松”

    明月松间照 中国古代书画中的“松”

    “松”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文化”的最重要的符号之一,也是东方艺术审美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载体。新华网书画频道带网友走进北京松美术馆的展览“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赏鉴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墨客笔下的“松”主题画作,从不同角度感受他们对“松”的依托、寄情和立意。

    2018年05

    13

  • 张仃和房山十渡

    张仃和房山十渡

     张仃一生创作实践活动都与时代发展进程紧密相连,他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奉献给社会。并且始终以革命的先锋性,引领先进文化艺术思想,开一代艺术新风。

    2018年05

    02

  • “中国版画艺术之乡”福建松溪版画作品亮相北京

    “中国版画艺术之乡”福建松溪版画作品亮相北京

    2018年4月24日,“生态家园”福建松溪版画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福建省松溪县有“中国版画艺术之乡”之称,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6日,展出松溪县39位本土艺术家创作的89幅作品。

    2018年04

    30

  •      齐白石的艺术知己:徐悲鸿

    齐白石的艺术知己:徐悲鸿

    徐悲鸿、齐白石同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家,两人自上世纪20年代末相识后一见如故,更因共同的艺术旨趣和创新精神结为肝胆相照、相互尊敬与支持的莫逆之交。两人交往数十年,直至1953年徐悲鸿突然辞世,他们之间的情谊真挚深厚,惺惺相惜,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作为2018年的开年首展,北京画院与徐悲鸿纪念馆共同合作,联合推出“白石墨妙·倾胆徐君——徐悲鸿眼中的齐白石”专题展,展览以徐悲鸿旧藏齐白石作品为基础,同时配合展出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徐悲鸿作品,共计70余件(套)。徐悲鸿当年为何要收藏如此

    2018年04

    28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