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人物专访

列宾:他的生命为绘画艺术而存在
时间:2016-03-16 11:05:03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中国电视文艺网  

                               1.jpg 

  看到这个名字,会首先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起那幅托尔斯泰肖像画以及《哥萨克人写信给苏丹》……伟大的俄罗斯在十九世纪产生了两位巨人,这就是托尔斯泰和列宾。他们都拥有如椽大笔,都是一个时代最忠实的记录者和不朽者。

  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总是在使我们深深惊讶的同时感到阵阵羞愧。他劳动的质量与数量,特别是他的劳动精神,更不要说渗透在这些劳动中的 高贵灵魂,总让我们产生深刻的自卑。那个时代的空气与水土已经流失更移,那样的伟大孕育已经不再。列宾可以用长达十年的时间完成一幅巨画,可以在二十六岁 的年纪里画出不朽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感叹天才的同时还能说些什么?大概我们难以释怀的还有他那可怕惊人的耐性与顽强,他的不知疲倦,他的专心与 痴迷的本性——整个生命都化为了艺术,他是为绘画艺术而存在的一个生命。

  像托尔斯泰一样,他的爱盛大而广泛。同样,他比一般人更懂得厌恶。他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将这些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一生,用一支画笔。当他表现爱的 时候,我们会被一种感激之情、被一种源于生命的欣悦所笼罩。可是更多的时候他在表述一种复杂的意蕴——可能不仅有挚爱,还有深长的怜悯,有疼,甚至有说不 出的遗憾和亏欠。他怀念着,思想着,往昔与今天交织一体。

  像托尔斯泰一样,像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无法忽略俄罗斯大地上的苦难。苍茫无边的原野上有无数挣扎的生命,他们是平民,是为生存而苦苦追 求的人。他在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无望和沮丧。作为一个艺术家的他目击了,记录了,诉诸手中的画笔。他这时候也就产生了对自己的怜悯。这就是伟大心灵的 特征。

 

  列宾与托尔斯泰的交往长达三十多年。两个巨人走近了,一起走向永恒。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领会大心灵与大时代的关系。我们从他留下的瑰宝中读到了许多奥秘,这其中就写有坚持、热爱、悲怆和激越。

  1. [内容来源:成都晚报]
  2. [内容作者:中国电视文艺网]
  3. [责任编辑:ta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