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记者 李冬阳) 今天上午,墨池古韵——郑怀义书法展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幕。展出了郑怀义创作的书法作品近百余幅,包括楷、行、草、篆隶五种书体。据悉,此次展览是由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策划推出的系列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27日。
墨池古韵——郑怀义书法展开幕剪彩仪式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据主持人介绍,郑怀义长期坚持业余习练书法,坚持继承和弘扬优良书法传统,坚持书法传统理论与书写实践同研,坚持书法艺术和道德情操同修。在几十年的书法研习实践中,郑怀义临习过诸多古代书家的名碑名帖,楷、行、草、隶、篆5种书体兼收并蓄。经过多年的艰苦锤炼,逐步形成了独自的特色。许多书画行家评说:怀义书法,有欧柳的底子,魏碑的架子,羲素的因子,赵董的影子。他的书法植根于我国传统书法艺术之深厚土壤,故而枝叶繁茂。其楷书,结构工稳,规整静穆;行书笔法娴熟,线条老辣;草书,字法多变,气势跌宕;榜书,盘龙卧虎,厚重雄强。他临习碑帖总是用心揣摩古代大家书写之神韵,运笔之精妙,吸纳融汇于自己的书写实践。郑怀义先生长期习字的感受和体会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悟往以知来,温故而知新。这正是在书法艺术方面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之真谛。他长期在北京市党的机关工作,勤奋博学、着作颇丰。在公文写作、杂文、文学、文史、法学、书法艺术鉴赏等众多领域均有着述。
郑怀义讲话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郑怀义,男,1935年剩余河南省温县。1960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长期坚持业余习练书法。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曾出版《王宪张旭怀义书法作品集》、《怀义书法集·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等多部书法集。着有《墨池古韵》、《读史记趣》、《学史知趣》、《清凉集》、《皇叔载涛》等文史着作。
墨池古韵——郑怀义书法展展厅一角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现场展出的郑怀义书法、国画、出版物组图: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