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盛开的季节,游人赏花,陶醉色相,品评风骨。园丁心里明白,哪些花有色无香,哪些花朝放夕谢。
王为政艺术之花的成长已经历了久长的岁月,适应着寒暑的变化,抗拒着寒暑的摧残,终于日见丰茂。他在学生时代就肯钻研,掌握了坚实的写实能力,且善思索,在创作中苦吟。那构思或立足于题材内容,或偏于文学的意境,也曾用他造型的技能来为“题材内容”服务。正由于他兼取中、西绘画的技法,在构思和造型两方面都具实力,因而他的作品在展出中常得好评。人们往往出于欣赏绘画的目的,而不是要受教育才来看画展,美术的社会功能只能是:寓教于审美。王为政爱抒情,在创作中,他视抒情为第一要素。但是,在“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时代,他和众多的美工作者一样,在创作中受到压抑和限制,不能随心所欲。他在主题与构思中安插“抒情”,苦苦经营有情、有理,又在政治上站得住脚的“完美”作品,他的青春年华就奉献在营建这种“完美的大厦”中。由于人物画在种种限制下总难尽情,他便寄情于尺幅小品,颇有影响的《小熊猫》这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今天中国艺坛呈现百花齐放的好光景,王为政的兴奋和激动是可以想见的,抒情性逐渐在他的作品中起主导作用。他长期刻苦锻炼的造型能力和围绕主题的刻意构思并非无用武之地,但造型艺术中抒情的表达更须依靠形式美的语言,画家王为政面临着新的课题。在王为政的创作历程中,明确地看到他从“营建”一步步走向抒情,逐步在探索并掌握形式美的规律。王为政早已是北京画院的专业画家,作品常见于各种展览会和报刊,近年来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画集,日益引人瞩目。我作为他的启蒙老师,祝他前程无限。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