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用图片皆为吴冠南先生作品
◎ 线条的外在表现大致可分刚柔两种。刚者要呈柔相,柔者要呈刚相,这是书画线条的高级表现,如果以刚就刚则张扬外露,粗浅庸俗,如果以柔就柔则萎靡困顿,纤弱失神。而线条的优劣全在用笔方法的得当与否。
◎ 用笔当如走步。要笔笔走出来。不谙用笔者拖、括、划、滑、绕都者居多。此五字是普遍毛病,当力避其害。
◎ 好毛笔的性质基本一样,劣毛笔的性质各不相似。凡作画,前者效果易把握,后者效果往往出人意料,但难把握。善用笔者二者均可得心应手,时出奇迹。
◎ 关于用笔,有人主张运腕,有人主张运臂,也有人主张运指。真正会用笔应该是视字的转折变化而运用肢体各关节的功能来合理配合。这样才能人字合一,字如其人。
◎ 拉二胡用的慢弓比快弓难,用松弓比用紧弓难。因为慢弓拉出来的音质难匀和,松弓在力度上比紧弓难掌握。作书、作画的用笔几乎与运弓的难、易完全一致。(慢弓相当于慢笔,松弓则是毛笔中的长锋羊毫。)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此是一例。
◎ 最能体现线条质量的用笔在笔锋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如果过了这个度,所表达出来的线条便会出现呆板、平薄、僵硬、臃肿等毛病来。
吴冠南 1950年生,江苏宜兴人。1962年步入画道,初学芥子园画谱,后学吴昌硕,旁涉黄宾虹、齐白石。精于写意花鸟画。数十年来在各种媒体发表大量作品及论文和多次参加大型学术提名展、双年展。如今致力于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拓展与创新。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