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人物专访

艺术家推荐:陈钢山水画
时间:2017-07-08 23:33:1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陈钢

陈钢  陈钢水墨山水画的创作经历实际是一个文化母题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可以肯定,这个母题背后所潜藏的集体无意识一旦和视觉形象相遇,总能触发出人们心中了悟而口中无可名状的视觉情愫,总会生发出对汉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足以唤起对历史、思想、文学等文化因素的联想。这一母题应该是自孔子孟子‘杀身成仁’‘浩然之气’主张以来传承在文化心理中的英雄主义气概,其中包含了那种生生不息的无限生机感以及由此显现的阳刚之美。从这一母题的历时性发展过程来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它都会以不同的面貌加以体现。所谓‘不同的面貌’,则是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审美取向的表现,而且在创作个体那里还会有更加个性化的体现。所以,这个母题是持久的、恒定的、必然的,而其表现为何种面貌却是有限的,偶然的、个性化的,这就形成了母题与子题的关系,无数个子题的积累相加使得母题不断丰富着,且持续绵延,生生不息,如此,这一文化母题的内涵就趋于无穷大。就此意义而言,陈钢作品中流露出的视觉感悟是有坚实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根据的。

 

  

陈钢作品-生生不息 99x198cm

陈钢作品-生生不息 99x198cm

陈钢作品-高原人家 99x198cm

陈钢作品-高原人家 99x198cm  陈钢作品的总体风貌是气概的雄浑和精神的豪迈,这是其作品文化意义的必然风格,他总能够将寻常的物象特写化,在洒脱而又精致的刻画过程中,投入极大热情——对外物的默默温情、对内心感受的无比珍惜,随画面的不断深入丰富,此热情的价值指向也逐渐清晰起来,理性起来,进而特写化也渐次转为广角化,局部的精彩不觉间生发出整体的深入感,在遵循画理的基础上,时时出人意表,于看似无理处见出至理,虽笔墨繁富却不拘谨,刻画精细却又气势宏阔。就这样,陈钢的创作就显现出‘易学而难工’的雄浑的总体风貌,取得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审美效果,完成了对传统水墨山水的解构和对传统文人山水情趣的超越。这也是我们评价其画作呈阳刚之美的根本原因。

 

  

陈钢作品-观瀑悟道 66x132cm

陈钢作品-观瀑悟道 66x132cm

陈钢作品-深谷出泉图 66x132cm

陈钢作品-深谷出泉图 66x132cm  从表现题材上看,陈钢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是作者由广泛尝试到重点体验再到精至刻划的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由必然走向自由的一种表现。对表现对象的取舍,往往意味着艺术总家艺术功力成熟与否,题材的由分散到集中则可以说明作者已由好奇式的感性随意阶段转化成为理性沉思的阶段,就此意义而言,陈钢近年来集中于对长城题材的表现即是对前此水墨传统中阳刚之美及雄浑风格的承继,也是其绘画理念已由感性的自由到理性的‘必然’的转变。

 

  

陈钢作品-听松 66x132cm

陈钢作品-听松 66x132cm

陈钢作品-松林觅句图 66x132cm

陈钢作品-松林觅句图 66x132cm  从传统水墨传承的角度观察,陈钢的创作有些另类。因为山水画所传达的多是文人士大夫厌恶了人文社会的污浊而产生的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那里轻柔、恬静,纯洁,自然,那里可亲、可近、可居、可游,在封建社会超稳定的政权结构决定下,自古文人概莫如此。长此以往,这种情趣、思想也成为一种超稳定的审美话语体系,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言山水。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对传统政治体系的解构,随着文人阶层的自我消亡,那种以逃避,隐忍,自我欺骗为基础的所谓文人情怀,早已与现实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不融合感,而陈刚的作品正是在此意义上,坚持了‘’现代人画现代画‘’的创作理念,摒弃了以往那些服务于‘高古’情调的柔弱、和谐,代之以浑厚、雄健,丢掉矫饰和虚假,代之以虔诚和真实,并形成了‘为山河代言’的话语建构,这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陈钢作品-童心晏如天道和韵 66x132cm

陈钢作品-童心晏如天道和韵 66x132cm

陈钢作品-烟壑云林 132x264cm

陈钢作品-烟壑云林 132x264cm  摒弃并不意味着虚无,丢弃也不是全盘否定,所以可以看出,在陈钢作品中显现的对古代大师无尽的崇拜。从其表现来看,北宋时期的巨障山水曾给与他很多的启发,而元人的飘逸轻灵在其画作中也时有体现。尽管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有拟古,仿制的传统,但陈钢的创作却并不是简单的师从,而是在精神层面汲取营养,在文化意义上加以吸收,从而形成以型写神,形神并重的创作习惯。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未把图式做为理性思维及理念的形象化传声筒,而是从容不迫地专心经营其视觉语言的表达,诸如思想、文学、哲学等非视觉因素,都被他排除于表达过程之外,使得这些因素仅仅被作为其滋养绘画素质的外因使用,这样无疑增加了绘画的视觉主体性,强化了绘画传达的形象本质。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一直以来,画家在创作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创作过程是一个思维和表达的整体,这个过程如果被割裂——即落笔之前先确定一个理性的主题,落笔后用图式图解这一主题,把形象思维的创作原则仅仅落实在表达的环节,就会出现以抽象的理念左右形象的图式,把文学性的、哲学性的等抽象语言等同于视觉语言从而取消绘画的形象性,进而取消绘画的独立性的现象,客观的说,这样的误区古已有之,如今尤甚。因此,陈刚作品的完整性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创作特点,同时这样的创作实践还具有正本纠偏的意义。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从陈钢面世的作品可以看出,其表现的文化母题从浑沌到清晰,绘画语言由感性随意到理性沉郁,笔墨形式由稚嫩天真到老辣深厚。尤其是陈钢几十年来的艺术坚守及对艺术的虔诚态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陈钢作品欣赏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