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人物专访

最具有影响力书画艺术家:祝英公
时间:2017-07-26 08:20:2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艺术简历】

  [艺术简历]

  祝英公,卧游山庄主人。1962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先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和北京画院,师从王镛、陈平、王文芳诸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周口市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盟盟员,现居北京。

作品入选:

  作品入选:

  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全国第四届新人新作展

  全国新时代山水画展

  世纪·中国风情作品展

  纪念中国长征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中华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作品展

  黎昌杯·第二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年展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世界华人书画艺术精品展

  走近泰山·全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河南省第三届山水画作品展

  河南省书画院第二届作品展

  第二届中日名家作品邀请展

  西泠印社·首届国际艺术节书画作品邀请展

  韩国亚细亚美术招待展

  全国名人四条屏国画作品大展

  第二届全国山水画作品年展

  辉煌浦东·全国中国画大展

  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

  曾先后在北京、河南、广东、江西、安徽、重庆、甘肃、山东、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另有作品发表于《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艺术家》、《书法》《书法导报》、《书法之友》、《书与画》、等数十家专业报刊、杂志,并被专题介绍。《全国诗书画作品选》、《中国当代艺术家大辞典》、《中国书画》、《东方艺术家》、《中国美术》、《荣宝斋》、《艺术收藏》、《中国书画收藏报道》、《经典珍藏》、《中华收藏》等书画集或辞书有条目、作品及传略载入。

  出版有《祝英公书画作品集》、《晋中行写生集》、《溪山卧游。祝英公山水画作品》、《当代实力派名家祝英公山水扇面精品选》、《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作品选》、《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书画艺术家个案研究》,先后被邀请在香港、澳门、韩国、日本举办书画篆刻艺术作品展。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大型画廊、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山水作并在瀚海、嘉德、万邦等当代书画大拍卖中成功拍出。丈二山水《古松临风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被专业机构评为2015-2016年度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百位书画家之一。

博采众长,独立面目

  博采众长,独立面目

  ——祝英公书画观后感

  (文/邓福星)

  英公山水画从传统入手,初当取法于“四王”,又博采众长,独立面目。英公所画多为大山大水,布局饱满,用笔严禁,他以独创的“荷叶皴”描摹山之肌理,构成装饰效果,缩景物前后的距离,强化山峦的形式感,增加画面的视觉张力。从而画作整体更加聚拢,结实,气势充溢仿佛把景观自画内向画外推出,与古人山水画的所谓淡远,萧疏之风迥然不同。

  英公山水以山石为主,辅以山林。溪流飞瀑挂于峭壁;深潭静水藏于峡谷;闲云薄雾游荡于峰峦之间;茅屋草舍映掩于茂林之下。画家在荒野的深山幽谷中,营造了一处处世外桃源 ,确实令人心神向往。他用色力求淡雅。多用诸石,偶有花青或叶绿相辅,生出些细微变化。用色淡雅,既避免艳俗,火爆气之嫌又衬托出笔墨的情趣,可见出 作者的笔墨功力,且使画作 古意盎然,与画境相携。

  英公也擅书法,行草隶皆能,隶书似从石门颂脱出,开合不拘,意趣横生,行书仪态迷离,中锋运笔,如锥画沙;草书疏散灵动,如飞花乱坠,却无飘忽轻率,似得山谷道人之意趣。

  英公书画实可称道,当其时正值盛年,艺术探索精神正炙,且勤奋不倦,艺事发展,未有容期,其艺术前景,亦可限量。

风神秀发,骨气清刚

  风神秀发,骨气清刚

  ——读祝英公书法有感

  任君伟

  祝英公与我相识,缘于在《中国书画》杂志刊发他的作品。那是三年前的仲春时节,龙口张峰兄向我推荐刊登祝英公画作,后来看到他的作品,发现他是一位勤奋而高产的书画家。他不仅能根植传统,而且能溶入自己的审美感知,作品颇多创新之处。在编辑他的专题时,更让我惊喜的是,他居然是扶沟人,作为同乡,我与他显得格外亲切,也对他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这两年,英公兄与我接触频繁,每每切磋艺事,可以说是长谈不倦,相契无间。英公性格温和,行事稳重,有自己的追求。我虽不娴斯艺,而独于其孜孜矻矻所以成就者,颇能知之。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